疫情反撲,倒春之寒,檢測隊員們迎難而上??简炛?,他們用實際行動將抗疫誓言寫在不分晝夜的工作中。面對高頻次、多種類、時間緊、突發性強的檢測樣本,這支配合默契、訓練有素的隊伍做到了高效有序、保質保量,為疫情的研判提供了科學依據,共筑防線,固守申城。
身經百戰,應對挑戰
盡管兩年多來已經身經百戰、習慣了高強度檢測工作,但2022年3月這一波的新冠疫情阻擊戰,對新冠應急檢測隊來說還是有些猛烈。工作任務強度激增,樣品來源較以往也更加多樣。高效、快速、準確是這支隊伍的工作作風,而越是在情急之中、緊要關頭,越是要有不容絲毫差錯的嚴謹。
更大的挑戰是,由于這波疫情蔓延、涉及面廣,許多社區居民區都進行封鎖管控。為了避免滯留,影響工作,檢測隊有的成員積極響應中心和所內的集結號,組成了一支精英突擊隊。
大局為先,突擊隊成員都義無反顧地整理好行囊,暫別家人,第一時間到崗并無縫連接投入熱火朝天的檢測工作中去。
李云逸是實驗室的副主任技師,主要負責核酸檢測中PCR的工作。雖然家里女兒還小,丈夫也是市疾控中心一線的“戰友”,但她還是毫不遲疑地加入了突擊隊。
從早上8點多進實驗室,一直到夜里11點多才走出實驗室,10多個小時里,李云逸的神經始終高度緊繃。“這次的工作任務很重很急,在女兒教育的細節上還沒和她爸爸進行交接。還好女兒懂事,不需要多操心。”女兒的自覺,也讓李云逸很是寬慰。
組長負責,肩挑重擔
應急檢測采取的是組長負責制,這也是兩年多來運轉成熟并不斷完善的模式。隊伍人員被分成兩組,白班、夜班輪值,維持實驗室24小時不間斷運作,保證“機不停、人不斷”。
肩挑更大責任、勞心勞力的是每班的組長。檢測隊員們是一天兩班,而當天負責的組長卻需要扛起24小時不間斷執守的重任。在這24小時之內,實驗室的每一處細節都必須照顧周到。作為“領頭羊”,組長不僅值守時間更長,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統籌協調能力。一方面,要周全地安排好各類標本的檢測流程,見縫插針、緊密銜接,確保實驗室全效運轉;另一方面,要整合發揮每班人員的優勢特長,兼顧大家的間歇休息以維持體力和工作效率。組長還要保證每一份標本的檢測質量以及整個實驗室的生物安全和有序運作。
晝夜更替,這里從不熄燈
白天,是采樣、送樣的集中時段,檢測工作尤其繁重。檢測小組要進行當日海關、公衛中心、血液中心、人員篩查、環境篩查等多種類、多數量的復核及監測樣品。此外,應急檢測樣品隨時送來,需要隨到隨做,緊急且送樣時間不固定。
面對這一切,突擊隊員們齊心協力、精誠團結,在每次交接班前都早早到崗,穿戴起防護裝備,實現了白班與夜班的無縫銜接,令已經扎根在實驗室的帶班組長頗為欣慰。
晚班要面臨的是極需精力和耐心的挑燈夜戰。即便在夜間,一波波的樣品也是接踵而至,常常是隊員們剛完成上一波樣品檢測,下一波樣品已經在送來的路上了。為了最大限度地縮短檢測時間,在兩波樣品間隔之間,檢測隊員就穿著防護服在實驗室里等待,幾乎無休無眠。
應急檢測隊伍隊員年齡差距較大,年齡最大的主任醫師張曦已到了退休的年歲,黨支部書記陳敏也已是兩鬢斑白。但無論是年過半百還是90后,面對這場激烈的持久戰,與病毒“零距離接觸”,沒有一人退縮。